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解读,数字时代下的文旅迁徙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解读,数字时代下的文旅迁徙

微信图片_20211124145045

2021年“白皮书”汇集十余位行业内专家及学者意见及建议,以联通和腾讯在智慧文旅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结合数字新基建、“双循环”、“十四五”等大环境,从“文旅行业迎来新格局”、“5G数字新基建带来文旅新成就”、“5G数字新基建铸就文旅新未来”及“文旅行业数字化发展挑战及建议”四方面进行阐述。

微信图片_20211125191216

2021中国智慧文旅5G白皮书发布

从2019年起,联通与腾讯已连续三年携手发布白皮书,三年的白皮书的发布也体现了中国文旅5G的发展路线,本文将以“白皮书”内容变化为线索,分析数字化文旅时代的3年变革,对2021年“白皮书”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对5G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

3年变革,划时代的5G

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VR/VR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19年“白皮书”对5G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各个领域的应用作出初步预测,包括:

传统风景区:增加景区全景视频直播业务、智慧导游业务等,为景区提供更丰富的宣传手段;

微信图片_20211125161715

5G+VR全景视频游前体验业务示意图

来源:2019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主题公园:5G结合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水幕电影等声光电设备打造高品质表演;

主题酒店:网联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一眼业务可为住客提供互动类业务,打造特色产品形态;

博物馆:数字展品鉴赏、虚拟博物馆、展品辅助讲解、展品复原等业务,增强文化传播力。

微信图片_20211125161818

5G+VR全景视频博物馆类应用场景示意图

来源:2019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作为5G元年,2019年“白皮书”是在一片空白中基于对文旅行业的深刻理解,开展的对5G应用的未来畅想。伴随畅想落地,2020年“白皮书”中收录了更多点状创新落地案例,这既有国家首次提出5G以代表的“新基建”来加速推进5G网络部署原因,也有行业在经历2020 开年疫情冲击后,主动拥抱5G、积极开展创新应用的因素。

例如基于5G 网络的人员及专用终端监测等功能帮助景区实时监控,提升景区服务管理能力;建设5G 企业专网,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线上消费空间,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云直播、云会展、云看展的传播营销新通道;推动5G 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等。

2020年的“白皮书”中也提到了“5G+文旅”的发展阻碍,包括高频、可消费类数字文旅产品不足;在生产、管理、服务中引入新的风险;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智慧旅游建设标准不够完善;5G 基建及智慧化改造成本高,旅游企业改造意愿不强等。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包括优化供给结构,创新线上体验,引导新型消费;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构建安全体系建立健全5G+ 智慧旅游相关标准规范;推进产业创新,打造5G+ 智慧旅游产业新业态等。

2019年“白皮书”中对5G网络应用成熟时间表也给出了预估,2019年基本处于“市场启动期”,2020年是“市场启动期”到“高速发展期”的过渡,2021年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图片3

5G网络应用成熟时间计划

来源:2019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进入2021年,5G与文旅的融合在疫情常态化下迎来变革,国家也出台“5G扬帆计划”,推动5G在社会经济各环节中的广泛应用。

“5G+文旅”融合成果展示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对利用科技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活化利用技术研究、创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和手段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以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聚焦智慧旅游发展关键技术深化“互联网+旅游”融合创新、利用“互联网+监管”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术监管能力、以科技支撑对外文化交流方式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均有提及。

为贯彻“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2021年“白皮书”中,将5G与文旅融合的成果作了梳理,包括以下几个大类:

景区智慧管理

5G+ 无人机巡检产品提升景区管理效率。智慧服务方面,5G 慢直播成为公众足不出户饱览风景的重要方式。景区5G+ 无人驾驶摆渡车进一步推广,打造疫后获客新亮点。

图片4

泰山岱庙区域5G+无人机巡检实时画面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5G+AR 内容云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体验虚拟互动、场景再现、实景导航、智能营销和多人游戏等特色功能。

5G+AI 游记成为景区吸引游客的亮点服务,是游客分享旅游体验的重要工具。多个企业也跟进开发此类以智能抓拍、智能生产和智能转发为特色的内容辅助创作应用产品。

5G 视频彩铃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新工具。其在通话振铃期间向主叫用户呈现的高清音视频融合放音服务,以声音+ 视频宣传+ 短信链接的方式助力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推广。

5G彩铃应用场景

图片5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文化传播与保护

5G+4K 演艺直播通过一点对多点的线上传播,具有观众受众面广、观看形式无限制等优点,满足数字化消费场景需求。5G+4K 会展直播帮助展会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升人气。

5G+VR 设备在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推广可让观众通过5G 手机看到高精度还原的文物二维图片或三维模型。5G+文创云可融入互联网文化传承体系,让大众手机上体验5G数字互动。

图片6

四川强渡大渡河纪念馆5G+AR内容云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5G 数字新基建协助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搭建内容丰富、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网站、手机APP 等载体,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红色文化传播

5G 通信技术结合AR 空间云和3D 数字内容,实现遗址现场与历史场景叠合再现,为如何在不复建、不扰动革命遗址的前提下,提升遗址展示直观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红色5G+AI游记 

图片7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5G+4K技术结合,可开展线下线上一体化党建活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事业单位因为日常工作和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全部党员现场学习的难题,为红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

乡村振兴

线上特色农产品出村、智慧旅游、农产品溯源等5G 智慧应用为当地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联通沃视频”等多个平台的5G直播,推动农产品走进直播间,拉动村民增收。

5G乡村直播

图片8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2021年“白皮书”中,5G与文旅融合的应用更加多样与灵活,成熟产品的规模化复制的案例也日益增多,更对文旅行业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带动行业发展变化。

5G+文旅发展新未来,还有哪些待解?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到,未来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文旅融合、智慧旅游、区域化发展等新趋势将更加明显。

文旅融合方面,文化产业的创造、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将应用更多信息化技术,借助5G、“云大物智安链”等多种技术手段,产生更多文旅融合IP。

图片9

“十四五”规划的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

来源:2021中国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方面,4K/8K 云旅游、云直播等线上数字化旅游产品更普及。景区游览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景区监测、拥堵预警信息发布等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继续存在。

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方面,文博行业将利用5G、AR 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形成稳定的文化产出模式。云演出、云直播、云展览等各类数字文化业态将迎来繁荣发展期。

文化自信方面,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将更加“强势”展现,“互联网+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探源等工程在传承中华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伴随数字新基建发展,在网络建设方面,5G网络覆盖面更广,通过定制化网络,将满足文旅景区多样的网络需求。

2021年“白皮书”中,对接下来5G的发展做出了思考,包括文旅行业服务属性逐渐增强,如原本只用作管理的设施可兼顾服务游客的功能、服务游客和服务中小企业并行等。

同时,“5G+”数字孪生也将提升大众旅游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推动文旅融合;5G 云网一体让区域化发展更加协同,增强文化自信;文旅大脑服务居民和游客生活,促进城乡发展。

从2019年平地起高楼,到2021年数字化应用大扩张,仅用3年时间,5G影响力就变得巨大。如此一来,如果不能妥善解决5G应用中面临的新问题,5G与文旅的融合终将面临阻碍。

数字化进程重技术、轻内容

很多旅游企业在5G上盲目跟风,只关注设备,导致应用性开发和利用不足。甚至还会产生数字文旅服务与游客需求脱节,技术研发深度不够,产品功能单一、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表示,重大技术的普及,总要经过一个供给拉动需求的过程,通过供给的积累,牵引需求,并逐步跨过成本递减的阈值,同时产生多彩多样的价值实现方式,转换为商业模型,反过来用递增的需求拉动供给,这样供给拉动需求,需求唤起供给,循环往复,实现产业和技术的升级,这是5G在旅游业渗入的必经阶段。

数字化建设重平台、轻生态

部分文化旅游相关的网络平台运用垄断协议等方式设置数据共享壁垒,易形成非良性化的市场供需关系与行业壁垒,不利于文化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信息重利用、轻保护

智慧旅游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升的方向。一旦数据管理方出现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数据使用方式不当等行为,易出现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

为健康发展5G+,2021年“白皮书”中对5G发展方向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构建文旅数字资产的流通交易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文旅产业新业态发展、构建数字文旅平台经济健康生态等。

“5G+”的挑战还在继续,有行业专家判断,未来3 年5G 仍将处于“导入期”,需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因此,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5G与文旅融合依然在路上。

对于未来5G发展方向与重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5G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旅游领域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只要其能发挥高速率、低时延、泛连接作用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都可以广泛应用。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对于那些不方便及时体验的文旅项目——如具有跨区域特性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借助5G技术构建线上体验平台就能更好地链接游客。同时,在对时间和速度要求很高的旅游经济运行监测和快速预警响应机制建设上也很重要,如何让过去可再现、历史可穿越、未来可触摸上,让一切旅游吸引物可体验上,在计算艺术创作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当然,技术是手段,无论是5G还是6G甚至近期炒得火热的元宇宙时代,对于任何事物的发展来说,思考或者技术赋能下的思考依然重要。”

原文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6 11 月, 2021 2:58 上午
下一篇 1 12 月, 2021 2:22 上午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