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孟苑全景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2021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决心在乡村振兴领域实现新突破。邹城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市委、市政府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杠杆作用,实施“个十百千万”行动,包括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培育10家农文旅融合型“小巨人”企业、扶持100个乡村精品文旅样板、培植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激活乡村万众创业,开创了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邹城模式”。

大项目引领,蓄水引“金鱼”

近期,投资15亿元的孔孟研学文创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国学文化馆、六艺体验馆、综合服务中心,集研学体验、文创商品研发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有望盘活周边乡村文旅资源。

4月初,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后,邹城市立即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邹城市“个十百千万”计划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成立由邹城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邹城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利用3年时间,以文旅产业激活乡村万众创业。

邹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壮大文旅产业雁阵集群,当地投资8亿元建成使用的孟苑项目,是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的重要观摩点。同时,邹城市强力推进孟苑、两孟、峄山三大优势资源一体发展,创建5A级景区,投资50亿元盘活片区内建设用地、老村址,规划布局孟母小镇、九里花溪等项目,拉动项目投资近60亿元。

邹城市坚持大项目引领,落实“四个一”助企攀登措施,实施A级景区提升计划、农文旅企业孵化计划。过去5年来,当地先后建成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等投资3亿元以上的乡村文旅项目12个。

此外,邹城市坚持市场牵动原则,年列支100万元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年均拉动消费500余万元。当地提出“小微文旅产业园”理念,实施文旅创客行动,拟规划投资2亿元,建设10处“悦农家”消费集聚区、10处“后备箱”购物市场、10处“夜画邹城”乡村夜经济消费集聚区。

品质第一位,特产变名产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为邹城留下数不尽的民俗文化遗产。为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当地近年来建立手造资源、项目产品、非遗名录3个“信息库”,推出邹鲁糊粮食茶、峄山松墨等手造产品128项,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

比如,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村村民张扬创办的山东伏陶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

同时,当地实施“千家旅栈”计划,市财政列支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金,重点扶持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已培育上磨石村“柿子红了小院”等品质小店180余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乡村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依托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城市开设京东邹城文旅旗舰店,上线“一部手机游邹城”智慧平台,新发展电商专业村6处,发布24个系列300多种孟子文创IP,将文创延伸到乡土产品等领域。

邹城市还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大束蘑菇、看庄土豆、张庄大樱桃等乡土优质特产,擦亮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溢价。石墙镇农民张兵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山东光头李记食品公司,借助乡村游东风,2021年冻干果蔬精加工实现产值790万元。

聚焦乡村游,生态获红利

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邹城市的上九山古村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上九山古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为国内罕见的石头村落,村内至今保存着玄帝庙、南山寨、老古井等古迹。

近年来,邹城市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探索“古村+商业”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8.9亿元开发上九山古村,再现柳编坊、酒坊等作坊工艺,打造婚俗院、老学堂等经典特色小院,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

依托东康王村秀美的田园风光,邹城市招商引资建成两万平方米的采摘体验馆和“亚洲第一玻璃栈道花桥”,打造田园生态示范园,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收入1200万元。

同时,为做好“自然+文化”文章,当地将大洪沟村70余套农院、400亩土地整体流转,建成乡风大礼堂、集市街区和19套民俗小院、6幢大师工坊,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所在镇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在泉山沟村,邹城市相关部门支持社会力量保持原生态村落风貌,通过租用农村闲置资源、农民入股土地等形式,建成精品民宿客栈8间,改造青年旅社17间,打造民宿院落36处,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邹城市将坚持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推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和市民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构建乡村文旅大市场,激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9 6 月, 2022 6:24 上午
下一篇 13 6 月, 2022 3:19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