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盘点2019 | 这些关于文旅融合的专家观点要关注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盘点2019 | 这些关于文旅融合的专家观点要关注

2019年,是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一年。截至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2019年,文旅融合亮点频现,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各地实践都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更加富有魅力。

1

顶层设计 政策发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多项政策都明确推动文旅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019年8月,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国家文化公园中的“文旅融合区”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

对于中央层面推动文旅融合的举措,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宋子千说,2019年以来,国务院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等,是对党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必要而且及时。同时,推动文旅融合还需要广泛动员、落到实处,如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整合文旅公共服务、培育壮大文旅融合市场主体、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夯实科研和人才基础等。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完善激发文化和旅游创新创造活力的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加快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建设等,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具体举措,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2019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制定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鼓励保护区开展文化观光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3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将旅游演艺培育成更好的文旅融合载体;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提出,鼓励和引导曲艺项目进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演艺市场,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拓展更大发展空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12月,文化和旅游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促进文旅融合作出了明确规定。文化和旅游部还在7月和9月分别举办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文旅融合相关专题研究班,全方位、多角度阐释文旅融合内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厉新建教授认为,我国对文旅融合的大力推动,有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领略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更强大的国家认同。文旅融合为文化引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旅游注入文化的磅礴力量。

2

各地统筹 凝聚合力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凝聚合力,积极推动文旅融合。

2019年以来,多个省份的“一把手”在不同场合强调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要求。2019年4月,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表示,推动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四川优势独特、大有可为。5月,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时提出,要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推进中部崛起中展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形象。同月,湖南省省长许达哲赴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并提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擦亮“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品牌。

各地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比如,2019年1月,河北将“河北旅游发布”活动升级为“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布”活动,发布了一系列“文旅榜单”。

7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助推建设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2019年很多重大节会活动也突出了文旅融合,如5月在江苏举办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7月在甘肃举办的“一节一会”、9月在河北举办的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10月在四川举办的成都国际非遗节。

对此,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创始人窦文章教授表示,过去一年,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文旅融合,注重文化工作思维和旅游工作思维的协调统一,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各地文旅融合工作将迎来更加深入的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

中科院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钟林生研究员表示,201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文旅机构融合逐步完成,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了行政保障,取得切实成效。同时,在很多方面还要进一步推进,如有效发挥特色文化作用,助推旅游产业及市场主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充分尊重市场作用,鼓励市场主体运用新技术、新机制和新思维进行创新等。

3

业界创新 释放潜力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背景下,广大文旅业界的创新与实践同样精彩。回顾2019年,红色旅游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民众走进红色旅游景区点,欣赏美景、参观展览,也接受红色教育;网红博物馆、网红图书馆涌现,为游客提供了“文旅兼备”的品质体验;文创市场繁荣发展,形成了一批高品质、高认可度的文创产品和品牌。

革命圣地延安是热门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可以游览宝塔山,参观枣园旧址、南泥湾、梁家河等。延安中学学生杨紫说:“经过游览,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领悟,那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口号,而是毛主席耕种过的菜地,周总理用过的纺车……”

在成都、南昌等地,“深夜书房”悄然兴起,很多图书馆、书店延长了开放时间。长期关注文旅融合的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单连青认为,“很多人旅游的目的是对文化的感知与认同。文化机构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的深度体验项目,就属于这类高品质旅游活动。”

北京神州旅程创始人李平章认为,要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就要讲好中国故事。由故事带动人们对目的地的兴趣,从而促进用户在目的地产生消费。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吴殿廷说,文旅融合可谓“天作之合”,“旅游+文化”提高了旅游产品品位,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文化+旅游”活化了文化资源,增强了文化场所吸引力,将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文章来源:文旅之声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3 5 月, 2021 8:06 上午
下一篇 8 1 月, 2020 8:19 上午

相关推荐